最新公告 主持人 成員 指導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研討會論文 專書 國科會計畫 其他計畫 週訊文章 專利

運動生理週訊運動生理週訊電子報
Online ISSN : 1814-7712
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請勿轉載或節錄

主題:臨界速度的測量
發言 : scwang 時間 : 20/01/01(12:07:06) From : 49.214.139.32
運動生理週訊(第402期)

臨界速度的測量(January.1.2020)

王順正、林玉瓊、吳晨聖、陸召薇

  運動生理週訊第356期「臨界速度--跑步有氧耐力指標指出「評量跑者馬拉松比賽跑步成績的指標中,臨界速度顯然優於最大攝氧量與換氣閾值。」。林正常 (2000) 也指出,耐力項目的選手,可以用臨界速度評估心肺功能或耐力,或用來作耐力跑訓練處方之依據。由此可見,跑步的臨界速度 (critical velocity, CV) 評量非常有實用價值 (Smith & Jones, 2001)。

  運動生理週訊第116期「跑步成績的預測則指出,實際要進行臨界速度的評量時,可以透過速度與耐力關係的三參數模型理論為基礎,進行臨界速度 (critical velocity,簡稱CV)、無氧跑步能力 (anaerobic running capacity,簡稱ARC) 與最大瞬間速度 (maximal instantaneous velocity,簡稱Vmax) 的評量。CV代表理論上可以跑無限長距離的最大速度,ARC代表理論上無氧代謝能夠提供的最大跑步距離,Vmax代表理論上跑步時可以達到的最大速度 (王順正,2002)。由於臨界速度的演算有些複雜,透過線上程式進行臨界速度的計算,將可以讓臨界速度可以被廣泛的應用。

運動生理週訊第402期  運動生理學網站提供了跑步臨界速度 (critical running velocity) 評量服務,使用者只要提供2-6個不同距離的跑步成績,就可以評量出個人的CV與ARC的評量結果。請使用者選擇4個以上 (4個、5個、6個) 不同距離的跑步成績來計算臨界速度 (右圖)。例如以800公尺跑2分40秒、3000公尺跑10分49秒、5000公尺跑18分36秒、10000公尺跑38分57秒的跑者,輸入線上程式即可計算出四種不同數學模式 (距離時間模式、速度時間模式、速度時間倒數模式、三參數數學模式) 的臨界速度評量結果,其中以三參數數學模型計算的結果最低 (3.98 m/s)、速度時間倒數模式的結果最高 (4.35 m/s)。通常以三參數模式的結果最符合實際的生理反應 (王順正等,2017)。

運動生理週訊第402期
跑步臨界速度評量結果圖

  一般跑友可以透過運動生理學網站提供的線上程式,輸入不同距離的跑步成績,即可獲得個人臨界速度的評量結果,進而獲得跑步有氧能力的最佳指標。

引用文獻

王順正、林玉瓊、林冠宇、王頌方 (2017)。臨界速度--跑步有氧耐力指標。運動生理週訊,第356期。http://www.epsport.net/epsport/week/show.asp?repno=356

王順正 (2002)。跑步成績的預測。運動生理週訊,116。http://www.epsport.net/epsport/week/show.asp?repno=116

林正常 (2000)。臨界速度在耐力訓練上的應用。運動生理週訊,49。http://www.epsport.net/epsport/week/show.asp?repno=49

Smith, C. G. M., & Jones, A. M. (2001).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tical veloctiy, maximal lactate steady-state velocity and lactate turnpoint velocity in runners.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, 85, 19-26.



做個有智慧的跑者(2020) 心肺適能訓練的理論與實務(2008) 健康運動的方法與保健(2002) 運動生理學問答集(2002) 運動與健康(1998) 運動技術分析-運動生物力學研究方法(1996,2005)
運動生理學網站